欢迎访问墙绘资讯!

墙绘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颜料 >详情

太原墙画手绘培训,太原墙画手绘培训机构

发布时间:2025-04-26 13:50:02 颜料 0次 作者:墙绘资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太原墙画手绘培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太原墙画手绘培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太原崛围山上的多福寺有哪些历史渊源呢?

亦文亦物谈山西古建:太原崛围山多福寺,始建于唐,现为明代珍贵文物

太原墙画手绘培训,太原墙画手绘培训机构

(感谢邀请,本文1106字,阅读需时4分钟)

熟悉太原古八景的朋友,都知道八景之中的三景,暨“土堂怪柏”、“崛围红叶”、“洌石寒泉”几乎都和崛围山有关,位于太原西北角一带,古代归属阳曲县管辖。

沿着崛围山脚下的呼延村山路,一道登临,约有30分钟可到山顶,苍松翠柏,山路崎岖,就能看到多福寺,如今已经修复好对外开放,门票十几元。今天,亦文亦物老师讲讲多福寺概况和历史。

1、历史沿革

多福寺距离山下最近,是一座明代古寺,约有700年历史,建于明代。

它海拔1280米,始于唐贞元年间,起初名为“崛围山教寺”,为文殊菩萨道场之一,曾是晋王李克用和其子李存勖焚香礼佛的场所。宋朝末年被兵火所焚,明初年洪武之际重建,明中期的弘治年间改名为多福寺,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福寺始建于唐代,实物已不存,却有石碑记载,算是传说吧,毕竟碑刻也是明代雕琢;而“崛围山教寺”这名字却比如今的多福寺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古意充沛,可见明中期后民俗文化势力的侵袭和裹挟,佛教也由精英文化啪嗒一下子落到了地面上,进入了芸芸众生的柴米油盐,于是多福多寿、多姿多彩,更为更实际的祈福之地。

2、古建筑、壁画与彩塑

多福寺在2006年入选,显然之前在山西并未得到重视。而能简拔其中,寺中有料那几乎是必然。多福寺的古建筑、壁画和彩塑都是明代作品,三样组合,倒也难得,这样的情况还有太原南部的太山龙泉寺和王郭村明秀寺、崇善寺(皇家建筑)与之类似,总的来说,太原的明代遗存总量尚可。

这座寺庙隐藏于群山合抱之中,坐北朝南,三进院落。沿中轴线,依次留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千佛殿,东西有钟鼓二楼,藏经阁西侧有黑龙殿,东侧有文殊阁,斋堂、禅堂俱在,错落分明,布局规整,奇松怪柏密布,挺拔茂盛,葱郁非常,是一处十分幽静的所在。在后院还散落着一些石雕的经幢残件,做工古朴粗直,疑似元代作品。

寺内存有较早的古碑为明代,共有两通。一通是明成化二年的《崛围寺兴复记》,一同为万历四十三年的《晋省西山崛围多福寺碑》,在上面赫然写着:

晋恭王有国奉为焚修,坛宇金像重辉,规模大备

这位晋王就是朱㭎(gang),我们在其他文章中讲过,他是朱元璋的儿子,封在太原,崇善寺是其家庙,他的王陵在太原黄陵村一带,早年被盗,我去找过一次,疑似已经回填。

而多福寺始建于唐代的说法来自明万历版本的《太原府志》,后来的地方志多沿袭此说法,难辨真伪。

傅山先生曾在这里居住多年,附近留有红叶洞、青羊庵等遗迹,晚年的他将崛围山看做自己的归宿之地,曾感慨道:西山白云外,是吾崛围岭,可见对这里眷恋之情的深厚。

关注【亦文亦物】实地考察,看山西顶级古建筑、壁画彩塑、经典人文

历史上佛教文化在山西曾有过非常兴盛的阶段,作为全国佛教遗产最为丰富地区之一的山西,被誉为中国佛教建筑博物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位于太原市西北24公里处的崛围山之巅的多福寺。

多福寺是一座始建于唐代贞元二年(公元786年)的古老寺院,原名崛围教寺,在唐宋两代香火都很旺。

现存的建筑比较完整,包括有山门、钟楼、大雄宝殿、文殊阁、藏经楼、东西跺殿等七处庙宇,均为明代建筑,有很高的艺术和建筑价值,并于2006年顺利当选国务院第六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大家都知道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主要道场,而多福寺所在的崛围山据说跟文殊菩萨也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这里面还有一段曲折的佛教典故。

在多福寺修建之初,需要很多水源,而崛围山上根本无水,工人们只能靠人工到山下的汾河担水。

长此以往,工人们肩膀都被磨破,不能再担水,只剩下阗黎二僧还在坚持。一日,二人像往常一样去担水,碰到一位古稀老人,问他们担水做什么。二人回答修建寺庙,老人哈哈大笑,说道:“就凭你们担的这点水,寺庙什么时候才能修好?”但阗黎二僧非常乐观,回答老人,只要一点点积累肯定有一天可以可以完成的。老人又说,我从五台山来,很渴,可以借我喝一些你们的水吗?阗黎二僧非常爽快的答应,尽管老人喝光了他们担来的所有水,但他们并没有生气,和老人说道:没关系,我们再去挑就可以了。

老人觉得阗黎二僧勤劳诚实,离开之前送给他俩一个红色的盒子,并叮嘱他们再回到寺庙之前不许打开。说完老人便消失了。

但阗黎二僧在回去的路上,非常好奇,打开了盒子,没想到盒子发出剧烈的震动声,两条龙从盒子中飞了出来,一条飞往晋祠,变成了晋泉;一条飞往兰村,变成了烈石寒泉。

阗黎二僧见状赶紧将盒子合住,向寺院疾驰而去,其间还不断听到里面的两条小龙不断发出声响。

回到寺院中,找到一片空地后将红色盒子打开,两条小龙飞出变成了两池清水,就是现在的龙池。而现在在文殊菩萨像的两侧,还塑有“舍利二僧”,就是他们两位的塑像。

曾经,崛起于晋阳的虎父龙子李克用、李存勖常来这里礼佛焚香,明代晋王将它做为宗室的御用寺院,傅山先生曾在霜红龛里面壁苦读。

太原崛围山多福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崛围山多福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西北柴村镇呼延村西侧山巅平凹之处,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乾隆《太原府志》卷四十八“寺观”条记载:“多福寺在城西北三十五公里呼延村西崛围山。明洪武年间(1368~1398)重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06年6月,崛围山多福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崛围山多福寺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千佛殿(原基复建)。大雄宝殿是多福寺的主殿,重建于明代宗景泰七年(1456),殿内明代的八十四幅壁画,完整地描绘了释迦牟尼成佛到涅槃的全过程。人物、建筑等的描写,线条的运用,表现得淋漓尽致。

匠师们把封建王朝的体制原原本本地描绘于画面,使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夸张融合一体,恰当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面貌。这套壁画将中西两种手法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了绘画的表现力,更是真实地反映了明代太原地区绘画的高超技艺,很好地继承了中国的优良传统,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

徐显秀墓开放了吗?

开放

徐显秀墓壁画已经全面开放,并且经过提升改造后正式全面开放。该墓葬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是中国北齐时期保存较完整的一处大型墓葬壁画,为加强保护,墓葬不对外开放。

徐显秀墓是北齐时期的一处大型墓葬壁画,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目前,徐显秀墓已经开放,游客可以前往参观 。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可以访问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的官方网站。

北京晋祠的资料?

不是北京晋祠应该是山西太原的晋祠。

晋祠,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

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晋祠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太原晋祠介绍一下?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

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28][29]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1]

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1]。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太原龙山石窟的历史渊源?

太原的龙山位于市区西南约20公里处,龙山中最有名的是龙山石窟,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石窟。

龙山石窟是由道人宋德芳主持兴建的,凿于元代(1271-1368年)初年,与其他石窟佛像相比龙山石窟的规模并不大,共有石雕像40余尊,主要包括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大法师龛、七真龛及另外两处道龛,不仅有三清老祖等道家神仙像,还有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等道教真人像,神态传神,动作逼真。

龙山石窟整体风格比价朴实庄重,甚至带有一点粗糙的感觉,而且在游玩的时候你还能看到在几个窟内两侧有元代留下的题记,除了石窟,山上的自然风景同样吸引人。夏天树木茂森,一路林荫小道;秋天满山红叶,灿烂无比,山上还有牡丹园、桃花谷等,为带有道家色彩的龙山石窟增添了更多的自然风趣,美不胜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太原墙画手绘培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太原墙画手绘培训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